英飞凌最新疫情:英飞凌宣传片
英飞凌亚太区负责人: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的普及将刺激芯片需求
英飞凌 科技 公司(Infineon)新加坡地区总部负责人表示,可再生能源和电动 汽车 的日益普及将继续刺激对半导体的需求。(图源:unsplash)这家德国芯片制造商亚太区总裁兼董事总经理蔡志雄在接受《日经亚洲》采访时表示,除了芯片行业的周期性复苏之外,还有“结构性动力”。
尽管两家企业都回应交付没有受到影响,但根据汽车商业评论对数十家汽车和供应商的采访,汽车芯片的短缺已经成为行业普遍现象。
收购赛普拉斯后,英飞凌在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中的份额提升至14%,一跃而成为全球最大的车用半导体供应商。另一边,今年7月,曹彦飞加入英飞凌,担任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兼汽车电子事业部负责人。融入新元素,新掌门人上任,英飞凌正以全新的面貌再次启航。
欧美全面停供中国汽车芯片,为什么国产汽车不受芯片影响
〖壹〗、这一次芯片荒源于东南亚疫情。东南亚是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中心地区之一,近期新冠疫情再度爆发,让原本就承受芯片短缺压力的汽车行业雪上加霜。欧美芯片制造企业实际上并没有全面停供中国汽车芯片。很显然中国国产汽车同样受芯片紧缺影响。
〖贰〗、这表明中国车企在芯片问题上同样无法独善其身,之所以给人一种国产车不受影响的错觉,主要是因为这些大企业的产品面向全球市场,中国市场只是全球市场的一部分。这些企业在分配芯片资源时需要统筹全球市场,并非仅仅为中国市场供货。随着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深化,对汽车芯片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〖叁〗、这可能是因为国产汽车的规模较小,只面向国内市场,而大型汽车制造商如比亚迪等则在全球市场销售,因此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。实际上,国产汽车在芯片短缺问题上同样面临着挑战。随着汽车向高端化和智能化发展,一辆新汽车可能需要使用数百或数千颗芯片,特别是新能源汽车。
〖肆〗、所以中国车企在芯片问题上同样无法独善其身,之所以让人感觉国产车不受影响的主要原因还是国产车体量小,试想像大众集团、丰田集团等企业的产品是卖向全球的,中国市场只不过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其中一部分。这些大企业在对芯片资源分配的时候需要统筹全球市场,并不是只给我们中国供货就可以的了。
半导体巨头接连涨价,下半年热门车型交付周期是否会进一步延长?_百度知...
郭进证券表示,根据下游研究反馈,从手头订单、发货周期、收入确认周期来看,2022年半导体行业将继续成长。在高度繁荣的情况下,由于产品结构升级和价格上涨等因素,半导体行业的全年利润预测有望提高。但在半导体行业利润预期上调的背景下,整个汽车制造业可能会有更糟糕的日子。
全球十大汽车芯片企业排行
全球十大汽车芯片企业排行由调研机构半导体情报(SI)发布,英飞凌以525亿美元的汽车半导体销售额位居榜首,市占率高达44%,紧随其后的恩智浦汽车半导体营收达593亿美元。瑞萨、TI、ST意法半导体、博世、安森美半导体、ADI、微芯、罗姆半导体等也位列前十大厂商。
全球十大芯片公司排名如下:英特尔:成立于1968年,半导体行业和计算创新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,正转型为一家以数据为中心的公司。高通:成立于1985年,是较大的无生产线半导体生产商、无线芯片组及软件技术供应商,5G研发、商用与实现规模化的推动力量之一。
全球十大芯片公司排名如下:英特尔: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,英特尔自1968年成立以来,其处理器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,推动了信息技术革命。高通:高通是无线芯片领域的佼佼者,尤其在5G技术上独领风骚。其芯片在游戏性能和兼容性方面表现出色。
恩智浦半导体。2006年11月16日恩智浦半导体正式宣布将以“恩智浦半导体”为其中文品牌名称。英飞凌 英飞凌其前身是西门子集团的半导体部门,于1999年独立,2000年上市。其中文名称为亿恒科技,2002年后更名为英飞凌科技 瑞萨电子 瑞萨电子是目前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主要厂商之一。
汽车产业的第一次芯片危机
芯片,在现代汽车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在目前芯片短缺的背景下,国际芯片巨头率先抬价,部分车企面临停产。这是一幕世界汽车工业第一次遭遇芯片危机。芯片安全正成为汽车供应链安全不可忽视的一环。
南北大众就曾因芯片短缺、面临停产的问题进入大众视野,而这也不是汽车行业“缺芯”的第一次。芯片供应不足的问题就出现在商用车市场,著名半导体公司恩智浦向整车制造商发出车载芯片供应不足的信号,供应商上调价格、汽车制造商量化生产。即便这样,半年时间后,车载芯片短缺的窘境还是传到了乘用车市场。
由于芯片短缺危机不断发酵,有媒体援引“上汽大众生产负责人”的话表示,上汽大众从12月4日被迫停产,同时,一汽大众也从12月初开始进入停产状态。不过,随后大众中国回应称,虽然芯片供应受到影响,但情况并没有传闻中严重,目前正在寻求解决办法。
现在芯片行业,和3年前芯片危机刚发生时情况差不多。行业内的资金,向先进制程上投的多,成熟制程投的少。 这意味着,即便芯片下行周期内,汽车芯片更严重的短缺,仍然有可能在18-24个月内发生。
第四个意外,全球芯片制造商瑞萨电子和台湾强茂都发生了火灾事故。瑞萨电子是日本的,它在2021年3月19日发生火灾。而台湾强茂是在3月29日发生的火灾。据说是要到6月底才能恢复到火灾前的产能水平。所以归根到底,这场芯片危机的背后,是诸多巧合凑到了一起,最终导致全球芯片产能远远落后于现实需求。
蔚来和其他九家汽车制造商宣布停产,这一决定主要源于全球芯片短缺问题。这种短缺影响了汽车生产的关键环节,包括控制车窗、空调、门锁等功能的芯片供应。 疫情导致的居家经济使得家用设备芯片的需求激增,这种情况挤占了汽车芯片的生产资源。
发表评论
暂时没有评论,来抢沙发吧~